上古汉语的“V于NP”结构"V于NP" = Construction in old Chinese

介词“于”在上古汉语中有许多语法功能,但现有的研究仍未有效地对它的语法功能作出一个统一解释,而一般把“于” 分析为一个介词,其语法作用是把宾语介绍给谓语。董秀芳(2006)则借鉴 Hopper & Thompson(1980)的“及物性假说”(Transitivity Hypothesis),认为“V 于 NP”结构中的“于”标记了动名之间的低及物关系。这个看法极具意义,但是由于董秀芳认为“于”完全无法引入受事,因此就把“于”的介宾词组和形式语法中的附加语(Adjunct)直接加以联系。正因为建立了这种联系,董秀芳又进一步认为“于”所引进的都是间接题元,而这里的间接题元就包括了处所、时...

全面介紹

Saved in:
書目詳細資料
主要作者: 朱元 Choo, Yuen
其他作者: Phua Chiew Pheng
格式: Final Year Project
語言:Chinese
出版: 2009
主題:
在線閱讀:http://hdl.handle.net/10356/15001
標簽: 添加標簽
沒有標簽, 成為第一個標記此記錄!
機構: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
語言: Chinese